碩士生活 School

[碩士] 研究生手冊 – 讀後雜感

我終於搞清楚為什麼之前一直和某個學長溝通不良,因為我每次問他問題或者是提出一個自己的想法時,他都會回我「你又不是大師」,然後,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在你完成這一步之前,他也不想回答你下一步,也不願回答你問的「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要用這樣的順序做?」這類白癡的問題。XDrz

不過,同樣的一個問題,去問老師時,他不會回我那句「你又不是大師」,因為他自己就是大師;他會很認真的跟我討論整個研究脈絡應該要有的思考途徑,我可能需要什麼,而可能又需要為了什麼而做下一步。事實上,不論和學長或和老師的討論,都是頗有收穫的,每一個沒有思考過的問句,都是最好的收穫。

在對話的過程中,我只是在模仿對方的思考模型,而這是一種學習。
後來,我終於搞懂自己為什麼會動彈不得了,因為我缺少了完整的「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但偏偏我又無法真心接受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片片段段的,沒有給我任何動機(Why)的做法,也就搞不清楚自己在做甚麼了。

如果,我在過程中,不要思考這麼多的「為什麼?」會好一點嗎?我不知道,不過也許那就不是我的作風了。

因此,決定在網路上找找看有沒有研究方法相關的系統知識;找到了幾篇不錯的資料,提供給同樣就讀研究所的朋友們參考,但願也能讓你們少走一點冤枉路,不要像我這樣跌跌撞撞的才慢慢看清楚原貌。
不過應該不是每個人的個性都像我這麼執拗,總要知道為什麼才肯繼續做下去。XDrz
就我所知,許多學校本身會硬性規定學生修讀研究方法的課程,好好珍惜吧!

第一篇是《清華大學彭明輝教授的研究生手冊》-轉錄在下一篇,版權歸作者所有。
第二篇是《科學方法》

因此,底下是我對自己的提問。
我為什麼要念研究所?我為什麼要寫論文?我為什麼必須要在實驗之後才能說明我的假設?
當然,很多正常的答案是「因為我們以前都是這樣做的,或者是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所以這樣做。」

當我閱讀完那兩篇文章時,我找到了我的答案。
Rami是個閱讀量非常大的人,每天都書不離手,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圖書館的常客,幾乎每天都去。
但是我很少在圖書館念課內書,因為我比較傾向在教室完成,甚至課後複習也比較喜歡待在教室裡。
因此,在圖書館或書局閱讀大量的課外書,就像旅行對我來說一樣的過癮,那是我探索世界的一種型式。

可從大三那年開始,我遇到了閱讀瓶頸,大概就像一杯裝滿水的杯子一樣,裝不進去了,有些痛苦。
每看到一本新書,我腦袋裡立刻可以聯想到三四本同一主題的書籍;可能是對裡頭某些內容產生質疑,可能是想到另一本書的立論基礎比較精確,可能是懷疑他是不是抄我看過的另一本書怎麼這麼雷同,可能是覺得和自己內心的想法產生相牴觸,可能立刻聯想到更多佐證或反證的案例,然而卻無法像過去一樣全然吸收。

我怎麼了?我問我自己,找不到答案。
內心的雜音太多,我無法靜下心來,我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閱讀的書籍太多,開始不虛心受教了;在碰到了單一課題,我總是可以聯想出過去閱讀過的五六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來針對同一課題,但是觀點可能互相矛盾,甚至是互有所取捨之類的,在我內心中找不到一個我能全然依附的觀點,也同樣陷入了矛盾之中。

那陣子,我很煩躁,我覺得我不適合再念書下去了,也不適合再升學,或許我應該讓自己遠離書本一點。
可是,閱讀是我的興趣,就像音樂一樣的讓我開心;突然之間割捨掉自己最重大的興趣,讓人無所適從。

放棄閱讀以後,課業也開始一落千丈。
學習的狀態遇到一種無可言喻的障礙,大概就是所謂的「學而不思則罔」吧!

如果,我腦袋中的知識體系,也是一間圖書館,那麼一定是因為我沒有好好的整理過他。
那個時期,我開始思考腦科學與智能相關的問題,因此也去找了相關的書籍,解答了部分的疑惑。
為什麼會看這類的書啊?因為,我懷疑我的腦袋有問題?或是智商有問題之類的。哈哈~~~(笑)

但,還是少了什麼?

每一次接收新知,不再像過去一樣的直接理解與記憶;在腦袋裡頭,經過聯想、串連、比較與歸納。
如果遇到相互衝突矛盾的內容,還會在內心攻訐一番;這時候長久以來的道德觀就會出來罵自己說:「你這活小孩,應該虛心一點,要接受其他人的觀點啊!跟前面學習到的不同,並不代表就是不對的。」

『可是 …明明…』內心的聲音可能也會回話。
「不管!就是這樣,有什麼就讀什麼,想這麼多幹嘛!」你看我內心的夫子也很霸道吧!XD

久了,讀了太多沒有辦法說服自己的論點,還強迫自己記憶的話,是會產生負擔的。(笑)

後來,我懂了,我來這裡就是學習一整套的方法,去將未整理的知識做有效的串連與推理,找出屬於我個人創造的知識與論點,在這些過程當中,我研究的成果能不能產生所謂的學術貢獻,對我的人生來說可能一點都不重要,但是在訓練這些思考方法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能讓我重新回到圖書館,回到重新獵取知識的狀態上,腦海中的滿溢水杯突然間變得寬廣,水看起來似乎少了許多,但是可以裝的下更多。

那些心裡的雜音不再如此的令人抗拒,那只不過是批判性思考的開始而已,如果總是純粹的只有相信與接受,沒有學會質疑與驗證,那麼,就不會有李時珍寫下的本草綱目,也不有蔡倫的造紙,更不會有改變音樂消費結構的I-Pod,以及現在科技進展的所有一切,知識原來不只是名詞,它其實應該是一個動詞。

知識是力量嗎?不是,更精準的定義,知識應該是潛在的力量,只有有效的應用知識才是力量。

About the author

蕾咪

蕾咪,來自台東,卻不定期旅居歐洲的工程師女孩,身兼作家、部落客、創業家等多重身份。畢業於台大電子所,曾在義大利商與美商擔任研發工程師;走訪世界後,發現對台灣有段割捨不了的愛,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想要的自己吧!:) 合作邀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