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本性

翻到了國小國高中殘存下的筆記交換日記;有些意外,連我自己都快要不記得的我。
 
「在生活中,我好像永遠只是個不起眼的配角,可有可無。」
「像鏡子一樣的我,其實沒有自己的表情,我只會反映出別人的表情。」
「我總是這樣的被動著,被影響、被改變,沒有主見。真羨慕那群有自我主張的人。」
 
那是我,真正的我。或許是吧!?連我自己都被這樣的隨筆心情給震懾了一下。
 
 
 
 
「好像總站在陽光底下。」內向悲觀的朋友,竟給了高二的我,這樣的形容詞。
「積極。樂觀。自信。」閱人無數的長輩,竟給了大一的我,這樣的形容詞。
「你在發光!」讀心理學社會學的朋友,竟給了大二的我,這樣的形容詞。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變了呢?
我想,強烈的自卑感並沒有改變,它促使我更容易學習別人的優點與接受批評。
沒有太多過份把持的堅持己見,只要是更好的方式,就願意去吸收去改變。
 
只是,粹練再粹練,我開始擁有我的原則、我的固執、我的堅持;以及做事方式。
 
經驗是恐怖的,恐怖的是它逐漸造就了我的擇善固執;
太多不同的意見作法,其實我早已嘗試過,早已嘗試過不同的失敗。
 
我知道,太多時候我可以辯解、可以說服、可以陳述。
可是,又該如何真的瞭解,那些認同與認可,是真心懂得,抑或是口服心不服呢?
 
 
 
一直討厭爭吵、討厭比較、討厭競賽。
大部份的時候,我只是個局外人角色;卻常常被多數競爭者列為"假想敵"。
「贏了我,並不代表成功。」我曾經想要這麼辯解的,在一次又一次被當作目標的時候。
 
我的眼中其實沒有什麼競爭者,只有一個敵人,那就是我自己。
每回,目標性的,只是想讓下一個自己,比上一個自己更好而已。
這樣的自我提升樂此不疲,至少,不會有人被傷害,不會有失敗者;只有勝利存在。
 
人際相處,其實是我很不拿手的範疇。
對事,有絕對的是與非。對人,這樣的態度卻相對殘忍,是吧?
我只是接了幹部,就覺得我應該把事情做到最好,不代表我對人比較熱情。
 
不得不承認,我其實是害怕人群的。
 
當一面鏡子,的確比較容易。
對方對你笑,你就對他笑;對方對你打招呼,你就對他打招呼。
對方對你視而不見,你就對他視而不見;對方對你置之不理,你就對他置之不理。
 
是吧!?可是,哪一天願意去成為鏡子外那真正的活人呢?
 
 
嗯 不要輕易的又把自己藏回自己的殼子裡了。
 
 
 

About the author

蕾咪

蕾咪,來自台東,卻不定期旅居歐洲的工程師女孩,身兼作家、部落客、創業家等多重身份。畢業於台大電子所,曾在義大利商與美商擔任研發工程師;走訪世界後,發現對台灣有段割捨不了的愛,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想要的自己吧!:) 合作邀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