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筆記Learning 閱讀心得 Reading

[閱讀] 分心不是我的錯

image.jpg  

今天看完了《分心不是我的錯》那本書,是從腦科類的書,間接知道ADD的。
因此找來看看,剛開始看的時候,內心覺得很激動;之後開始是感動,最後是覺得很平靜。

接受某些特質是自己人格特質的一部分,即使很多部分與多數人並不一樣。
接受也有許多相似的人跟自己一樣的存在,而且各個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慢慢的,反而開始感到釋懷,那些莫名的自卑與自我否定、那些找不到立足點的茫然。
那些出於好意卻不小心害過你的忠告,那些總是異於常人的做事習慣,慢慢的找到了解答。

就像近視一樣,我們需要配戴眼鏡。
在了解注意力缺失症時,好幾次看到落淚,對對對,就是這樣,沒想到有人懂。

我們可以同時間做好好幾件事,但是無法專心的做好一件事。
我們隨性的念書可以拿到前幾名的好成績,可是更努力的強迫自己卻會一蹋糊塗。
我們連起床睡覺休息吃飯這些生活瑣碎的小事,都需要自我設鬧鐘提醒,不然會忘記。
我們總是被認為很聰明,卻常被認為沒有發揮潛力,卻常被認為不夠努力,卻常被認為應該更好。
我們坐不住、害怕無聊、喜歡幻想,熱愛高挑戰性的事物,內在總是一片混亂的希望渴求更多的刺激。
我們無法控制住時間,常常拖延、健忘、迷路,在小地方出問題,有時把自己身邊的小事搞得一片混亂。

原來,我們比任何人都需要結構性的生活。
難怪,我喜歡作計畫,而作計畫之後,甚麼都不必思考的去執行,總是能讓我達成我想要的。
所以,我不需要相信別人告訴我的「計畫趕不上變化」,作計畫無用論這句話,畢竟我的人生應證了它的用處。

原來,我們比較適合實現短期目標,因為我們容易有始無終。
難怪,從小到大,媽媽只記得教會我一句話,就是「事情做到一半,就等於完全沒有做。」
所以,要就不要做,做就要做到最好,是我每次努力提醒自己堅持下去的話;大目標分成小目標也是我們最好的策略,

這不應該要成為自己混亂的藉口,而應該是了解自己如何改善的方式。
看完書的當下,我又再度使用了過去曾經成功使用的計畫表,並且重新要求自己確實執行。
沒有計劃的時候,我總是想得太多,容易在負面思考當中鑽牛角尖,容易動不動就產生害怕成功與害怕失敗的恐懼。
總是讓內心充滿得難以名狀的焦慮,卻又容易陷入而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走過這段路,我才能夠越來越了解自己。

我感謝老天爺爺,讓我遇見了這一連串的幾本書,幫助我改變自己的生活。
這一次,我要做個實驗,依照裡頭自我管理的方式,試著執行看看一個月。

我觀望著,看看生活有甚麼樣的改變?今天,開始確實執行囉!心裡覺得好安定、也好開心。
看著井然有序的房間,一行行刪除掉的已達成事項清單,再也不用一直煩惱自己是出了什麼問題。

原來,認識自己可以讓人這樣的心情穩定,共鳴情緒可以讓人這樣的充滿勇氣。

以前家教過一個國小的男孩,他跟我有些特質非常相像,所以我可以很快的教好他。
他跟我一樣小時候最害怕上課無聊,最討厭寫功課,考試問題第一秒的答案都是正確的,多想幾秒就會出錯。
坐不住,可是又想像力豐富;喜歡說話,可是有時候不懂得觀察周遭;智力高,卻常被家長與師長輔導認為表現不出來。

我突然也好希望,他的家長也能看到這本書,或許,能對這孩子的童年與人生,帶來許多的幫助。
而我希望我能夠開始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不再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許多長輩認為充滿潛力,卻對我感到失望了。

About the author

蕾咪

蕾咪,來自台東,卻不定期旅居歐洲的工程師女孩,身兼作家、部落客、創業家等多重身份。畢業於台大電子所,曾在義大利商與美商擔任研發工程師;走訪世界後,發現對台灣有段割捨不了的愛,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想要的自己吧!:) 合作邀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Leave a Comment